top of page

只求神的国和义,就是舍己
舍己 = 否定“己”,不再以自我为中心。 只求神的国和义 = 以神和祂的旨意为绝对中心。 一个是 “放下什么” (舍己),另一个是“追求什么” (求神的国)。 当你真正“只求”神的国时,必然就在“舍”那个与之争竞的“己”了 。 一个没有灵里重生的人,他的生命常态是...

Yan
4天前
基督的舍己和罪人的舍己
他本有神的形象,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。反倒虚己,取了奴仆的形像,成为人的样式。既有人的样子,就自己卑微,存心顺服,以至于死,且死在十字架上。 | 腓2:6-8 基督的“舍己” 是先从神圣荣耀到奴仆形象的“虚己”,以至于顺服至死,这是源于耶稣对自身的神子身份与父神完美关系...

Yan
9月23日


“舍己”与“不分别”之间的关系
从根本上说,真正的“不分别”必然伴随着“舍己”的完成。 在起初,人与神同行,活在完美的关系与秩序中。但当亚当吃下那棵分别善恶树的果子陷入罪中,人类的命运从此转向。我们开始依靠自己的眼光来断定善恶,内心从此充满了“我”的骄傲、羞愧与恐惧。这个世界,因着人以自我为中心的“分别”...

Yan
9月22日


为什么不能吃分别善恶树的果子
关键在于理解 “分别”一词的深层含义,以及“不分别”的真正意涵。 在《创世纪》中,上帝禁止亚当和夏娃吃“分别善恶树”上的果子。表面上看,能知道善恶、明辨是非,是一件好事。为什么上帝要禁止呢? 这里的关键 不是禁止“分辨能力”本身,而是禁止一种...

Yan
9月20日


两种眼光:“世俗的分别”还是“属天的分别”
“这可太糟糕了?” “他为什么这么自私?” “你怎么这么笨?” ”他可真够厉害的“ 在生活中,我们的头脑似乎总在自动运行一套评判系统,快速地将人事物分类、贴标签:成功或失败,好人或恶人,高贵或低微,属于哪个圈子,站在哪一边……...

Yan
9月20日
在基督里的平安,如灵魂的锚稳固又牢靠
在基督里的平安,不是指没有情绪、变成一块没有感觉的石头。相反,这是一种在情绪的风暴中,心灵深处有一种超越环境、扎根于神的安稳和笃定。 比如看看耶稣所经历的情绪的风浪: 忽然起了暴风,波浪打入船内,甚至船要满了水。耶稣在船尾上,枕着枕头睡觉。门徒叫醒了他,说:“夫子,我们丧命...

Yan
9月19日
操练敬虔和世间福报的关系
操练敬虔和世间福报的关系,就像烧柴火做饭的同时会产生炊烟一样,操练敬虔是为了解脱罪的捆绑,不是为了福报,但自然会伴生福报。 所以,不要忧虑说:‘吃什么?喝什么?穿什么?’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。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,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。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,这些东西都要加给...

Yan
6月7日
TOP
bottom of page